來源:中影人藝考播音主持學苑 發(fā)布時間:2022-05-19
詩歌的內容是社會生活的最集中的反映,下面小編來整理一下詩歌朗誦的技巧,大家可以參考!
一、根據(jù)情感的需要,確立語速。
詩歌誦讀的語速,有一定的規(guī)律可循。“如果表現(xiàn)的內容是歡快的、激動的或緊張的,速度要快一些;表現(xiàn)的內容是悲痛的低沉的或抒情的,速度要慢一些;表現(xiàn)的內容是平鋪直述的,速度采取中等為宜。”比如,《再別康橋》與《我愛這土地》的語速要慢一些。
在同一首詩歌當中,語速并非一成不變。詩歌情感有發(fā)展,語速隨之有變化。如聞一多《發(fā)現(xiàn)》一詩。
我來了,我喊一聲,迸著血淚,
“這不是我的中華,不對,不對!”
我來了,因為我聽見你叫我;
鞭著時間的罡風,擎一把火,我來了,不知道是一場空喜。我會見的是噩夢,哪里是你?
那是恐怖,是噩夢掛著懸崖,
那不是你,那不是我的心愛!
我追問青天,逼迫八面的風,
我問,拳頭擂著大地的赤胸,
總問不出消息,我哭著叫你!
嘔出一顆心來,你在我心里!
作者一步步發(fā)現(xiàn),一步步追問,節(jié)奏愈來愈緊,痛苦愈來愈深。最后,在漚心瀝血之中終于發(fā)現(xiàn),
祖國原來珍藏在自己心底。因此,這首詩的語速應是:慢→快→慢。
二、根據(jù)詩歌意境,確定輕讀重讀及音長音短
詩歌誦讀,有輕有重,有音長音短,才能將詩歌情感強調出來,才能將詩歌的韻味體現(xiàn)出現(xiàn),字詞句的輕重及音長音短,要根據(jù)詩歌內容、意境來判斷。
三、多種形式范讀
學生能正確、流利地朗讀課文并不難,但要達到有感情,絕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。因為小學生閱歷淺,知識面窄,感悟能力差,在沒有任何指導的情況下,多數(shù)學生不可能體會到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,所以也不可能有感情地朗讀。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聽錄音、錄像、老師或優(yōu)等生范讀。
因為范讀能幫助學生了解掌握課文的基調是歡快的、高昂的,還是平緩的、低沉的,因此,減少了朗讀訓練的盲目性,增強了針對性,提高了教學的有效性。再加上摹仿是兒童的天性,范讀能使學生很快入境,有的學生摹仿出來的東西一點不亞于老師的“原汁原味”。
學生摹仿久了,就形成了知識的積累,那么讀書的能力也就逐步形成了。當然,教師范讀時要全身心地投入,把自己融入作品之中,運用聲調、音量、速度、停頓等變化,使語調高低起伏,抑揚頓挫,鏗鏘有力,深深打動學生的心,使學生身臨其境,倍受感染。
總的來說,現(xiàn)代詩朗誦不同于課文朗誦,有很濃的表演性需要朗誦者掌握一些技巧,中影人播音主持培訓班經常教大家一些朗誦技巧,還有朗誦稿件,想獲取更多藝考攻略,點擊文章下方留言給我們哦!
說明: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,如有侵權請聯(lián)系刪除 (QQ:1624823112),萬分感謝!
官方微信
微信掃一掃
官方微博
微博掃一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