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歡迎來到中影人教育播音主持學苑!
來源:中影人藝考播音主持學苑 發(fā)布時間:2019-06-15
即興評述的開頭是很重要的,其實,開頭有很多種方法 ,那么,怎么用典故法作為即興評述開頭?
在某些試題的背后,常常會存在一些典故,像這句話的出處、形成原因、由來根源、內涵故事等等。
在評述開頭如果能將這些有根有據(jù)地娓娓道來,既能使開頭顯得有學識有見地,同時又能為接下來的評述奠定確鑿的基礎,博得主考老師的欣賞。
在此我們以“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”這句有名的成語為例來做一個開頭的示范。
“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”出自《后漢書•班超傳》,這里面還有一個著名的典故呢。漢明帝永平十六年,班超奉皇命出使西域,到了鄯善國。本來鄯善國王要和班超交好,不了卻被隨后趕來的匈奴使者挑撥離間。班超知道后,帶領部下夜襲匈奴營地,大獲成功,使鄯善國最終歸附了漢朝。這句“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”正是班超在此次夜襲之前用來鼓舞部下士氣的。
使用這種方法時,有一點要特別注意:
當你對這題目里包含的典故并不十分把握,有點模棱兩可的意思的時候,一定要當心,寧可選用其他的方式開頭,也不能為了一鳴驚人而仍然要去選擇這種方法。
如果你講出的典故和題目當中本來的典故相差甚遠,甚至是南轅北轍驢唇不對馬嘴的話,那么無論你的即興評述有多么精彩,也給主考老師留下了一個不好的開始印象,這對于整體的分數(shù)將會產生很壞的影響。所以,一定要在有完全把握的情況下才能選用這種開頭方法。
以上就是怎么用典故法作為即興評述開頭?如果你還想看更多內容,可以到播音主持網(wǎng)查看!
說明:文章內容來源網(wǎng)絡整理僅供參考,如有侵權請聯(lián)系刪除 (QQ:1624823112),萬分感謝!
官方微信
微信掃一掃
官方微博
微博掃一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