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中影人藝考播音主持學苑 發(fā)布時間:2019-12-10
播音是播音員在話筒前的有聲語言的創(chuàng)作活動,但絕不是個人的隨意的言語活動。在對稿件進行二度創(chuàng)作的過程中,也不是從文字到有聲語言的簡單對應過程,播音員必須進行“有思維”的創(chuàng)作,也就是說必須通過自己的話將稿件的精神實質說清楚、講透徹。要想把每篇稿件、每期節(jié)目的目的傳達正確,就需要播音員準確得運用重音技巧來展現(xiàn)稿件的要旨。如果一句話的重音傳達錯誤,那整句話的意思就不明確,有時候錯誤的信息甚至會誤導受眾,傳媒的輿論引導作用也將產生偏差。因此,作為黨和政府的喉舌——播音員主持人,必須掌握重音的表達方法,提高傳播效率、引導正確輿論。
一、重音的內涵
重音是什么?很多人從字面意思上將重音理解為在有聲語言中加重聲音處理,這是非常片面和錯誤的。中國播音學泰斗張頌教授給出了這樣的解釋:“一篇稿件,是由許多表達獨立意思蘊含一定感情的語句組成的,語句中的詞或詞組并不處于完全并列、同等重要的地位,其中,有的重要些,有的次要些。對那些重要的、主要的詞或詞組,播音時,要著重強調一下。一邊突出地、明晰地表達出具體的語言目的和具體的思想感情。我們著重強調的詞或詞組,就是重音。
根據張頌教授給重音下的定義,以及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出現(xiàn)的問題。我們得知:重音存在的單位是語句,一句話中語句意思體現(xiàn)最為清楚的詞和詞語就是這句話的重音,語句目的不同,重音的強調也就不同;重音不同于詞的輕重格式;重音不等于重讀。
二、重音的分類
按照重音在語句中的位置可以把重音歸結成十種類型:
1.并列性重音。在段落、語句中,有并列關系的詞或短語,這些詞在段落中通常是地位平等地呈現(xiàn)。在有聲語言表達中我們需要顯示出它們之間的并列關系。從而確定這次詞是并列性重音。
2.對比性重音。在對照式結構明顯的句子中,通過對兩種或者兩種以上的事物的比較、對照,使事物的特征表現(xiàn)得更突出,形象更鮮明,這時需要對比性重音。
3.呼應性重音。揭示上下文呼應關系,使文章層次清楚,結構完整。有一呼一應和多呼多應,又分為問答式呼應和分合式呼應。
(1)問答式呼應性重音
例:他還有一個美名,叫什么呢,叫“老抱子”。
他可能有許多美名,但是這句話要突出的是“還有一個名字叫老抱子”,所以,“還”是呼,“老抱子”是應。
(2)分合式呼應性重音
例:他當過演員,在大學里教過書,還干了幾天電工。
這句話中“他”是呼,后面的“演員、教書、電工”是應,而且“他”是領起部分,后面分別說明了他干過的職業(yè)。當然這些職業(yè)屬于并列的成分。從停連的角度來說也屬于分合性停連,在“他”處停,同時強調呼應性重音。
4.遞進性重音。
(1)連續(xù)性重音
例:竹籬的那邊是兩家很精巧的華美的洋房?;h畔的落葉樹和長青樹,都悠然自得地顯出入畫的青姿。平坦的淡黃的草園,修飾得淺黑的園徑,就好像一副很貴重的獸毯一樣敷陳在洋房的下面。
郭沫若的《亭子中間》的這一小段,是空間場景的描寫,根據空間的變化,就有了連續(xù)性重音的出現(xiàn)。“竹籬、洋房、落葉樹、長青樹、草園、園徑”這些重音的突出讓一副立體畫展現(xiàn)在了聽眾面前。
(2)聯(lián)珠性重音
例子:竹葉燒了,還有竹枝;竹枝斷了,還有竹鞭;竹鞭砍了,還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。
這種連珠句式的重音落在遞進的詞上,第二次出現(xiàn)的詞不能稱其為重音。
5.轉折性重音。轉折性重音經常出現(xiàn)在轉折復句中,通過相反方向的變化來揭示句子的精神實質。
例:我們都以為她會和從前一樣,誰知這一回,她撅起嘴來生氣了。
雖然句中沒有出現(xiàn)轉換性的關聯(lián)詞,但是很明顯“誰知”之后的轉折是作者的語言目的,所以“這一回”要強調。
6.肯定性重音。這里的“肯定”是作出明確判斷的意思。有聲語言不能單純得看一些“是、不是”的肯定性詞語而是要看整句話的語句目的。一種是要肯定“是什么”,一種是要肯定“是”還是“不是”。
7.強調性重音。“就是把句子中表達感情色彩的詞或詞組加以強調,以突出某種感情。”[2]但是感情色彩的濃淡程度不同,強調時所運用的重音方法、語氣的方式就不同。
8.比喻性重音。有聲語言表達中把比喻性的詞語作為重音加以強調。但并不是所有的比喻詞都是重音,要看它是否是重點。
例:在鉛灰色的天穹下,在迷漫的雪霧中,辣椒就像一把燃燒的火炬,照耀著前程。
把一位戰(zhàn)士在極寒中舍不得吃的“紅辣椒”比作“燃燒的火炬”,展現(xiàn)的是軍長沉痛的心情轉化為無窮的力量,預示革命的未來是無限光明的。
9.擬聲性重音。擬聲性重音一般是象聲詞,但不是所有的象聲詞都是重音,要看它是否體現(xiàn)語句目的。表達時不必惟妙惟肖,重在傳神。
10.反義性重音。有“正話反說”和“反話正說”,要看表達的態(tài)度是贊成還是反對,強調反義性重音時要借助語氣的配合,不能一帶而過,也不能在字面上過分著力。
例:哎,我現(xiàn)在想想,那時真是太聰明了。
朱自清先生在《背影》這篇文章中,用人物內心和行動的刻畫展現(xiàn)了深沉、含蓄的父愛。這句話中的重音是“聰明”,當然不是說要把“聰明”播讀成“愚蠢”的意思,運用恰當?shù)恼Z氣展現(xiàn)出作者的懺悔和愧疚之情即可。以上列舉了十種重音的類型,這十種重音不是互相隔離的,而是相輔相成的。
三、重音的表達方法
既然重音不同于詞的輕重格式,也不是重讀,就需要播音員主持人掌握重音的強調方法。重音與外部技巧的融合運用是建立在內部技巧融會貫通的基礎上的。所以重音更多的是與語氣、節(jié)奏等相輔相成。
1.高低強弱法。用聲音高低、強弱的轉換和變化來強調重音。例:一所由山東煙臺市福山區(qū)塔寺莊村民籌資興辦的鄉(xiāng)鎮(zhèn)成人大學,明年將面對社會招生。
這個新聞導語中,我們可以用音高的變化強調“村民”,突出村民是因為這所大學不是政府籌辦而是村民集資興辦的,之后的“大學”和“社會”則用加重的方法強調,顯示新聞的主要信息。
2.快慢停連法。這是一種用聲音的長短、急緩、停連等變化來強調重音的方法。例:十年啊,十年的流離失所,十年的臥薪嘗膽,我鐘雪兒終于等到了這一天。
3.虛實轉換法。通過聲音的虛實變化來強調重音。例:那天,我又獨自坐在屋里,看著窗外的樹葉唰唰啦啦的飄落,母親進來了,擋在窗前。
這句話摘自史鐵生先生的《秋天的懷念》,作者用細膩的感情寫出了母愛的偉大。整篇文章的基調是低沉的、沉重的。在播讀時要注意運用虛實聲的變化,尤其是這句中的象聲詞“唰唰啦啦”,如果用虛聲甚至是嘆息聲來展現(xiàn)會更好得展現(xiàn)出作者內心的情感。重音的強調方法是相互交融的,也必須和停連、語氣等相互配合。因此,播音主持培訓班老師要求播音員在進行播音創(chuàng)作的過程中,要使有聲語言表達的內、外部技巧有機得融合在一起,才能傳達出正確的“意味”。
說明: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,如有侵權請聯(lián)系刪除 (QQ:1624823112),萬分感謝!
官方微信
微信掃一掃
官方微博
微博掃一掃